上海善林金融怎么样

  • A+
所属分类:大杂烩百科
摘要

善林金融被查封,他们算不算非法集资国家这么大,银保监的工作可不止是给人生钱的机会,重在监!集资非法与否,重点在集资给的利润能否实现、资金保证的商业行为是不是正常吧?否则集资也不过是正常借贷行为呀!既然被查封,一定有违规操作。哦,还是自首,那绝对是违规而且担不起责了。以后你要关注的是你的投资后面的大股

善林金融被查封,他们算不算非法集资

国家这么大,银保监的工作可不止是给人生钱的机会,重在监!集资非法与否,重点在集资给的利润能否实现、资金保证的商业行为是不是正常吧?否则集资也不过是正常借贷行为呀!既然被查封,一定有违规操作。哦,还是自首,那绝对是违规而且担不起责了。

以后你要关注的是你的投资后面的大股东三观是不是稳定,行事是不是有度。而不是一个故事,不是被吹捧的感觉,不是被怂恿,不是被利润吸引。任何投资,你自己有定见能做分析才是主要的。

首先要说,善林金融相关人员已经被上海经侦控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已经犯罪。按照善林金融的业务,应当是非法集资类犯罪,但是非法集资本身并不是一个罪名,通常相关行为涉及的是两个罪名,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谓集资诈骗罪,是以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为目的,编制事实开展集资诈骗。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违反金融管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两罪名都可以单位构成犯罪。如果单位犯罪,那么应当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组织实施的相关人员。

个人判断,善林金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较大,涉及人员会比较多。至于投资人的资金,可以在案件追回账款后发还,但是此类案件通常可追回的资金金额远小于涉案金额。

远离非法集资!

根据查找和整理的相关信息,小编认为算不算非法集资还有待调查结果,但根据这家金融信息服务企业以往的“斑斑点点”,即便不算非法集资,也难逃“老赖”名单。


先梳理一下此次事件发生的经过,此前善林金融遭到警方的突击调查,向员工内部宣称是正常的例行检查,而随后警方却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该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老总周伯云因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上海善林金融怎么样

善林金融在本次事件前曾遭受过两次行政处罚在2015年7月13日,善林金融曾因为违反公司登记管理条款,在变更登记过程中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而被行政处罚过55万元,并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进行整改;而后又在2015年12月16日,因为利用广告虚假宣传欺骗诱导消费者而被行政处罚10万元。,除此以外,董事长周伯云担任大股东的公司也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一。

善林金融是线下起家,之后致力于P2P互联网金融业务,在线上线下均发展活跃,线上平台主要是善林财富、亿宝贷(幸福钱庄)、善林宝。去年开始大量的关闭线下门店,但至今线下的分店仍多达658家。

据华夏时报介绍,善林金融以线下理财店起家,客户很多是大爷大妈,有大量的线下理财门店,资金去向一直成谜,近年来国家加大监管力度,善林金融开始砍掉线下门店,将业务转向线上,做网贷平台并争取备案等,不曾想到突然遭查处。

根据目前资料显示,善林金融由于业务繁多,覆盖到的资金量巨大,待还余额至少30亿,非法集资很有可能,但仍需警方的调查结果落实。

算不算非法集资首先看它操作流程,政府是否已同意批准个人向民间筹资,是否有合法合规的金融执照以及三证合一或五证合一的证件才能够开展业务,有了这些条件才算合法的金融理财平台,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企业都是非法集资的。例如:你有一台汽车可是没有取得驾驶证那么你出事了后交警判你无证驾驶,同样同理社会集资虽然要监管的规范和监督,所以说"非法集资"的危害最大伤害最为严重必然受到打击消灭。

1. 算不算非法集资,目前还不能最终认定。只能说,作为一个家从线下起家的P2P平台,善林金融最有可能非法集资犯罪,而非法集资犯罪主要是指两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

2. 鉴于本案处于初期调查阶段:我们先梳理下这个案件的时间线:

4月10日,善林金融总部遭警方突击查处。

在10日上午11时,上海市经侦数十人于10日上午11时左右进入善林金融总部,当天在岗的平台员工均被警方控制,不得与外界联系。直到下午6点左右,员工才被放出,并被告知善林金融总部已被查封,相关员工即日起解散,回家等待进一步消息。

但是当天善林金融对外的公告,则称此次被经侦查处是例行合规检查。

但是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消息称,2018年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即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即周伯云)因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已依法立案侦查。目前,周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也就是说,据上海警方的报道,4月9日善林的法定代表人周伯云就投案了,从而导致了4月10日的侦查,而上海市浦东分局与4月11日宣布立案。

立案意味着什么?

周伯云的投案过程应该有录音录像: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

立案意味着的确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接受周伯云自动投案后,经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过浦东分局负责人批准,就可以立案;

周伯云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等,对比相关案件,比如钱宝网张小雷案,周伯云应该也是在被立案后刑事拘留。

警方首次公布的信息,不会谈及罪名问题:

与张小雷案类似的是,上海警方在公布周伯云自首的相关信息时,并没有谈到其的罪名。是提供了“周伯云自首”“立案”“强制措施”这几个有效的信息点。

同样的,在2017年12月26日南京警方在公布钱宝网法定代表人张小雷自首后被刑拘的通报中,也只是提及,张小雷自首,违法犯罪两个有限的信息点。

不过在张小雷自首的官方消息公布三天后,南京警方于2017年12月29日披露了基本的案件,当时的罪名依然比较明确,只谈及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非法集资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吁请各地钱宝网用户到本人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报案,配合调查取证。南京警方介绍,据张小雷本人供述并经初步调查,张小雷等犯罪嫌疑人以钱宝网为平台,以完成广告任务获取高额收益为诱饵,收取用户保证金,采用吸收新用户资金、用于兑付老用户本金及收益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巨额资金,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的罪名:

非法集资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两罪犯罪构成、形式都有很大不同,处罚力度上集资诈骗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最高刑是十年南京警方在当时使用非法集资犯罪这一模糊的说法,说明案件的调查的重点已经不是集资本身问题,而是钱宝网是否采用欺骗手段集资,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问题。

善林的平台性质与钱宝网不同:

从善林金融的平台性质出发,其一直致力于P2P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推测的是,其的问题极有可能也是非法集资犯罪,而P2P非法集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平台设置资金池和自融、审核不严导致风险行为等。

比如人民银行在2013年11月25日举行的九部委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上就对P2P网贷非法集资问题进行过列举:

(1)理财—资金池模式。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投资人,或者用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投资人的资金进入中间账户,产生资金池。

(2)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行为。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未尽到核查借款人身份真实性的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向不特定多数人非法募集资金。这种模式一般是借款人非法吸存

(3)庞氏骗局模式。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率借款标的,非法募集资金,并采用“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卷款潜逃。

从目前来看,善林金融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一种模式,即可能资金池,即将投资人的资金擅自归集,没有做到一一对应,甚至也有可能自融资金,即平台以本来是作为中介方,却利用信息优势,伪装成借款人向投资人大规模融资。这一旦出现资金池、错配或者自融问题,平台为了维持运转,就只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来维持运转。

多数大型平台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起诉或定罪

但是,在多数P2P非法集资案件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平台,多数的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因为多数平台不论是资金池问题,还是自融问题,抑或是拆东墙补西墙问题,本质上依然是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偿还投资人本金。因此,检察院在指控被告人时,只需要证明被告人没有合法资质,以公开宣传手段面对不特定对象吸收存款,承诺保本付息,就可以指控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多数涉案的P2P平台而言,如果私设资金池或者自融,就有可能非法吸存问题,此种指控的证明难度和压力就会小很多。

当然,P2P平台吸收资金,到底只是违规集资还是非法集资,还需要侦查机关出具更详实证据才能确定。

比如2015年的爆发的美贷网被判非法吸存案,其主要问题就是自融资金;而2018年宣判的惠州e速贷案,也是因为资金池问题和自融问题,值得注意的事,e速贷直到被经侦介入前,一直运营良好,其被指控的自融资金问题发生在多年前,其法定代表人简某在自融资金后将钱用于平台运营、发工资等,后来该笔资金全部正常偿还,但依然因此事被指控非法吸存。而本案由此引发一系列争议,比如量刑过重问题,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本案目前已经上诉。

集资诈骗罪认定难度大

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只要达到符合四个条件:没有合法主体资格,公开方式宣传,针对不特定对象,保本付息承诺,就可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被告人如果还有非法占有目的和使用了欺诈手段,就集资诈骗罪。

而如果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意图证明行为人是集资诈骗罪,则不仅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行为人有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还需要证明被告人使用了欺诈的方法和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不是所有的“骗”都是“欺诈手段”

所谓使用欺诈手段,一般是指被告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虚构资金用途和项目,但是,不是所有的欺骗手段都会被认定为诈骗犯罪所要求的欺骗手段。刑法作为社会运行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应该也是最后的惩罚手段,诈骗犯罪所要求的“欺骗方法”必须是危及交易财产本身的安全,而不是交易双方的全方位的信任。在日产生活的财产交易中,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在骗取贷款罪案件中,不能把所有的文件瑕疵、虚假都是视作欺骗手段的一种,只有关系到贷款审批的核心资料造假才有可能被视作一种犯罪行为。

同理,在集资诈骗罪案中,公安机关如果要证明行为人使用了欺诈方法集资,如果行为人明明没有偿还意愿或者偿还能力,却虚构自己的偿还本金的能力和意愿,比如承诺远高于法定年化利率的收益等,则会构成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但如果仅仅是虚构公司、隐瞒收入和资金去向、提供虚假财物报表等,而P2P平台本身是具有偿还能力和意愿的,则不会视作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手段,只会被视作一种欺骗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这也是为何国内多数P2P平台非法集资问题时,即便被查出其宣传资料中有虚假宣传的成分,但是依然被认为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难度更大

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非法集资案件公安机关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的几种情形。

例如,携带集资款逃匿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帐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集资人挥霍、销毁账目本身并不代表相关款项的灭失,而核心的关键问题依然是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达到了“逃避返还资金”,比如在某些案件中,但是人因为运营不善,不得不将公司资产变卖,其中还发生了一些资产隐匿的行为,但是由于被告人变卖、隐匿资金的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用于再造血,则不能将其视为一种非法占有目的。

而本案中,对于周伯云非法占有目的和欺骗手段的侦查应该是目前侦查工作的重点。

历史上的今天:

投资项目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